由財團法人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主辦的《2025驚嘆樂舞-臺灣原住民樂舞饗宴》7月5日在高雄衛武營歌劇院盛大登場。兩場免費公益演出共吸引超過4,000位觀眾到場,並同步進行全球直播,讓海內外觀眾一同感受融合文化與劇場藝術的原民展演之美。今年,「驚嘆樂舞」第九度榮獲入圍傳藝金曲獎,8月並將由國家圖書館進行數位影音典藏,為臺灣原住民族珍貴的文化資產留存永續的記錄。
六支傳習團隊366位族人 演出71首古謠與傳統樂舞
東元電機長期支持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推動「驚嘆號」計畫,持續耕耘台灣原住民族音樂與舞蹈的保存與發展,透過每年的《驚嘆樂舞》,展現基金會23年來在文化振興上的豐碩成果。今年的表演集結了來自屏東、臺東、嘉義、南投等地,共六支涵蓋排灣族、阿美族、賽德克族、鄒族、卑南族、魯凱族的傳習團隊,366位原住民族人攜手灣聲樂團,演出71首結合古謠、傳統樂舞與弦樂的跨界合作,展現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文化風采。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李世光董事長表示,原住民文化只有語言、沒有文字、沒有譜曲,但為了能傳承原住民古謠文化精神,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每年都努力與合作夥伴進行弦樂編曲、專業燈光音響與影像設計的現場融合,讓驚嘆號每一場樂舞演出,都盡可能地將文化記憶透過劇場形式生動再現。
東元持續深耕保存原住民族文化獲國家圖書館典藏
此次活動獲教育部、原住民族委員會指導,文化部補助,並有二十餘個單位與個人贊助支持,展現社會各界對原住民族文化永續的高度重視。而今年《驚嘆樂舞》更受到國家級肯定,8月1日將於國家圖書館大廳舉辦數位影音典藏展示揭幕,這是企業型基金會極為少見且具體的成就,國家圖書館館長王涵青表示:「國家圖書館很榮幸與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合作,典藏臺灣原住民獨特的傳統樂舞影音資料,這些豐富多元的內容展現了臺灣原住民族文化藝術的瑰麗與文化復振的成果。」
2020年曾獲傳藝金曲獎 今年再獲肯定九度入圍
自2005年起,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透過「驚嘆樂舞」成果展演,鼓勵傳習團隊積極投入古謠、樂舞的保存與創作。2010年起更以劇場形式進行製作,持續激勵原鄉團隊挑戰專業舞台,二十多年來累積超過30場海內外演出。「驚嘆號」系列曾獲得第32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傳統表演藝術影音出版獎,今年第九度入圍入圍傳藝金曲獎,再次獲得肯定。
東元電機秉持企業社會責任,長期支持基金會推動原住民族文化藝術的保存與傳承,讓世界看見臺灣原住民族文化之美,也實現了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中的優質教育(SDGs4)、永續城市與社區(SDGs11)、和夥伴關係(SDGs17),東元表示將會持續攜手各界促進台灣多元文化傳承。